+-
小试牛刀!Nginx 搭建静态资源服务器

今天,来小试牛刀- 使用Nginx 搭建静态资源Web服务器,给大家分享一下全过程。

至于什么是Nginx?Nginx 安装、配置,这样就不再过多的赘述了,废话不多说,直奔主题。

前期准备

准备一个web静态资源(我用的是之前学习的webgl的例子),先来看看怎么配置nginx:

首先配置listen指令,监听8000端口。接着配置一个location指令块,/表示所有请求,然后配置/后的路由与请求目录下的路径要一致,这时有两种使用方法,alias是其中一种。

listen:请求进入nginx前,首先需要监听端口使得nginx与客户端建立一个tcp链接。listen指令就是用来监听端口的,处于server指令块内的。通过监听的端口与地址就能判断使用哪些server去处理请求。

listen指令值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address[:port]-监听一个地址或者加相应的端口。比如listen 127.0.0.1:8000 port-监听一个端口。比如listen 8000 unix:path-监听一个unix socket地址,只用于本机通讯。比如unix:/var/run/nginx.sock

然后使用命令重载nginxnginx -s reload,这时访问localhost:8000就能看到效果了 root与alias:这两个指令主要功能都是将url映射为文件路径,以返回静态文件内容。主要的差别在于:

root有一个默认值html,可以出现在http、server和location指令块内,并且会将完整的url映射进文件路径中 alias没有默认值,只能出现在location指令块中,并且只会将location后的url映射到文件路径 举例说明:

location /root {    
root html
}

location /alias {  
  alias html
  }

当访问localhost/root/时,根据配置的指令值,会在html后加上/root再去访问index.html。所以实际访问的路由地址为localhost/html/root/index.html。这是因为root会将完整的url映射进文件路径中。

而访问localhost/alias/时,访问的路由地址为localhost/html/index.html。

使用gzip压缩来减少网络传输

当访问的资源很大时,往往会消耗大量的宽带,也增加加载时间。nginx可以设置静态资源的压缩功能。

gzip on
#表示打开gzip功能开关
gzip_min_length 1
#表示gzip最小压缩字节大小,如果一个文件很小,在一个tcp报文就能发送出来,这时再进行压缩效果不太,却又消耗cpu。(我这是为了演示才设置为1)
gzip_comp_level 2
#表示压缩级别
gzip_types
#表示只对列出来的类型进行压缩

压缩后只有830kb,而且在响应头中也能看出使用了gzip压缩

使用autoindex

使用autoindex可以将一个目录信息分享给用户,用户根据自己需求打开对应目录。

在文档中介绍到,当访问/结尾的url时,会对应到这个目录并展示这个目录的结构。使用方法就是把autoindex置为on 访问css/这个文件夹时:

这里需要提出一点的是,会有一些情况:开启了autoindex后,还是不会返回目录结构。可能是因为配置index指令,index指令优先级会大于autoindex指令。具体如下:

index:当访问/时会返回index指令的文件内容。index file,默认值是index.html,可以出现在http、server和location指令块中。
autoindex:当url以/结尾时,尝试以html/xml/json等格式返回root/alias中指向目录的目录结构

限制访问速度

因为公网带宽是有限的,当有许多用户同时访问时,他们是一个增强关系。这时可能需要用户访问一些大文件时限制访问速度,以确保能有足够的带宽使得其他用户能够访问一些例如css,js等基础文件。这时可以设置set的命令配合一些内置变量来实现这一个功能。比如说

set $limit_rate 1k;

限制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响应的速度。$limit_rate这个变量可以在官网的ngx_http_core_module模块中的Embedded Variables中

用法就是变量后面加上一个以空间为单位的数字,表示每秒传输多少字节。加上限制之后,会发现访问速度有变化。

记录access日志

日志要显示什么内容,就要看要设置什么样的格式。使用log_format指令定义日志的格式。

log\_format格式允许设置一个名字,这就可以对不同用途时记录不同格式的日志文件。如图所示,设置为名为main的日志格式。这个格式使用了很多内置变量:

$remote_addr:表示远端的ip地址,也就是浏览器的ip地址
$remote_user:表示用户名提供基本身份验证
$time_local:表示访问时间
$request:完整的原始请求行
$status:表示响应状态
$body_bytes_sent:发送给客户端的body字节数
$http_referer:表示从哪跳转过来
$http_user_agent:用户浏览器的类别,版本以及操作系统的一些信息
$http_x_forwarded_for:客户端请求头中的"X-Forwarded-For"

设置完log_format之后,就要去设置日志记录的地方。使用access_log指令。

access_log所在哪个server块中,就表示这类请求的日志都记录在access_log设置的地方;

server {    
    ...    
    access_log logs/access.log main;
} 

表示将这个server的请求记录在logs的access.log文件中,采用main的记录格式

以上就是通使用Nginx来搭建一个静态WEB资源服务器的全过程,非常简单,但是,非常实用。

内容摘自:https://blog.csdn.net/hugo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