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科幻,清华教授用AI写科幻小说获科幻奖

和围棋领域不同,在文学艺术领域,尽管人类依然可能会一败涂地,但人类始终是自己的裁判官。

在刘慈欣的科幻中篇《诗云》中,超级文明的个体“李白”,为了超越人类诗词艺术的巅峰,打算“把所有的诗都写出来”。于是,“李白”消耗了整个太阳系的物质,创造出“一片直径一百亿公里的,包含着全部可能的诗词的星云”,即“诗云”,以此宣告——技术超越一切文学。

太科幻,清华教授用AI写科幻小说获科幻奖

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 图源:刘慈欣微博@workership

如此图景,犹如技术浪漫主义者对文学本身的颠覆、反讽,又隐含了仿若克苏鲁神话式的寓言:某种绝对强大的媒介,以蔑视的姿态碾碎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粹。所谓“诗云”,俨然是一团指向“文学”的混沌深渊,以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方式,“混淆”了技术与文学的边界。

今年10月,一篇“100%由AI创作”的名为《机忆之地》的小说,获得了江苏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的二等奖,被称为“文学史上首次”——不得不说,这本身就是一句相当科幻的叙述。

1 AI或将引领文学“革命”?

据了解,这篇小说是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沈阳通过对话形式,逐步提示AI创作而成的。他指定了卡夫卡风格,经过66次对话,输出约43061个字符,从中复制出5915个字符,完成了《机忆之地》的参赛版本。纵观这篇小说,它有着相当新颖的构思和一个引人入胜的开篇。

“这是一个有趣的尝试。”据主办方介绍,在作品征集阶段,他们了解到沈阳正在尝试用AI创作小说,就向其发出了邀请。这篇由AI生成的作品,混在普通参赛作品中,交到了6位不知情的评委手上,只有一位评委看出了其中的“AI味儿”。最终,《机忆之地》以高票获得了大赛二等奖。

太科幻,清华教授用AI写科幻小说获科幻奖

《机忆之地》AI插画

AI创作的作品获得文学奖项,足以成为AI写作技术发展过程中,颇具标志性的一幕,证明AI写作技术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它也引发了近期文学界关于“人的文学和AI的文学”的探讨。

实际上,相比对传统文学界的冲击,自从去年ChatGPT横空出世,国内的各种相关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接连涌出,早就有不少网文作者尝试将其应用到写作当中——对于他们而言,AI写作并不陌生。

而在当今时代,在被传统文学圈子刻意忽视的区域,网络才是“文学”最前沿、竞争最激烈的舞台。

太科幻,清华教授用AI写科幻小说获科幻奖

作家助手妙笔版功能演示 / 图源:阅文集团

今年7月,“阅文创作大会”于成都召开,阅文集团展示了国内网络文学行业首个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写作辅助大模型,以及基于这一大模型的应用产品,它可以帮助作者在世界观设定、角色设定、情景描写和打斗描写等方面丰富细节,生成大段补充内容,从而辅助创作。

显而易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势入场,以及日后的优化迭代,在写作效率攸关生死的网络文学领域,极有可能会引发一场新的“革命”,无法跟上趋势的作者将被逐步淘汰,唯有紧跟潮流,才能享受新一轮技术红利。

值得思考的是,人们借助AI进一步解放想象力和创作力的同时,这是否也意味着作者主体性的又一次沦丧?正如过去二十多年来,当草根式网络文学向精英式的传统文学发起了冲击,那些网文作者们发现自己为了生存不得不更多地去迎合读者,于是自嘲式地冠以“写手”之名。

太科幻,清华教授用AI写科幻小说获科幻奖

艺术展呈现150余个网络文学IP 

这一次,当作者将更多的主体权利让渡给AI的时候,他们还能继续心安理得地接受并认同自己属于文学创作者吗?

“AIGC不会取代作家,它是创作的金手指,而主角永远是作家。”针对不少人的担忧,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在会上给出了回答。

但,AI写作技术,真的将仅止于此?

2 敲出十三行诗的“猴子”

“就好像出现了一个魔法精灵,可以满足人类的所有愿望,通常这样的故事不会有好结果。”近日,在伦敦举行的全球首届AI安全峰会上,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如是表达了对AI技术的担忧。

1913年,法国数学家埃米尔·博雷尔提出,“如果给予一只猴子足够的时间,它可以在键盘上敲出莎士比亚全集”。本是关于概率论的命题,成为了AI写作的绝妙预言。

一百多年后,人类通过教会猴子各种“算法”,不断纠正其失误,让它成功敲出了一首十三行诗。

敲出了十三行诗的猴子,能否被称为“诗人”?

太科幻,清华教授用AI写科幻小说获科幻奖

无限猴子定律

回到《机忆之地》的“创作”过程,可以看出,教授沈阳依然是作品完成的绝对主导者。一方面,AI并不具备主观的创作意识,创作过程完全由人类推动进行;另一方面,AI创作的文本质量良莠不齐,自身也做不到去完善修改,只能通过接受来自人类的指令,对角色设定、故事走向、文字风格、叙事细节等进行调整,才能确保创作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作品。

可以说,目前的AI距离独立进行文学写作,还相当遥远。但倘若立足人工智能技术才刚刚起步的当下,放眼去展望未来,上述几点都并非坚不可摧的壁垒,理论上都是有解决方法的——同时相比人类,AI其实有着一个无可超越的优势,那便是几乎零成本的写作。

对于资本世界而言,“零成本”是一个危险的潘多拉魔盒。

这将是一个有些可怕的展望:AI的数据库可以囊括人类古往今来所有的文学作品,它可以将作品中的“元素”进行拆分重组,尽可能地去穷尽所有可行的选项,在极短的时间里生成海量的“作品”。

只要人类还有阅读文学作品的需求,互联网大数据就可以帮助AI急速成长,就像已经在音乐、绘画领域已经发生过的那样。终有一天,AI创作的文学将足以“以假乱真”。

太科幻,清华教授用AI写科幻小说获科幻奖

沈阳教授用AI创作的作品 /  图源: @新媒沈阳

如进入AI写作的时代,传统的作者将变得不被需要。至于文学,迎来大繁荣时代的同时,也敲响了属于它的“末日钟”。为满足人类娱乐的愿望,所有新颖的设定、题材、手法都将犹如疯长的野草,无节制地肆意扩张,在极短的时间里被AI耗尽其生命力。

所有唯美的、悲壮的、震撼的……那些饱含情感的词句都将被AI滥用,直到其意义被磨损殆尽;所有主题的故事都不再是独一无二的璀璨珍珠,而是AI流水线生产出的无数雷同沙砾中的一颗。

极短的时间内,文学所具有的美学内涵被彻底消解,在一场饕餮盛宴般的狂欢过后,人类彻底失去了对文学的欣赏能力。

如无约束,AI将终结文学——这绝非危言耸听。

3 人类始终是自己的裁判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一次音乐会上,乐队演出了几首巴赫风格的赞美诗,现场观众反应热烈,兴奋地讲述着这些音乐如何触碰他们内心最深处。

随后,主办方宣布,这些乐谱都是由一个叫作EMI(Experiments in Musical Intelligence)的程序编写出来的。许多观众闻言,被气得一言不发,甚至有人勃然大怒。

此事传开,在古典音乐圈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音乐家认为,只有人类创作出的音乐才是灵魂之作,程序写出来的乐谱死气沉沉,很容易分辨出来,由此引发了一场“人机音乐对决”。

但对决结果证明,人类其实根本无法分辨出哪些音乐是EMI谱写、哪些音乐是人类谱写出来的。

太科幻,清华教授用AI写科幻小说获科幻奖

EMI(Experiments in Musical Intelligence)程序

尽管如此,依然有人不依不饶,认为EMI的音乐技术虽然出众,但还是缺少了什么,“一切太过准确,没有深度,没有灵魂”——在他们事先知道哪首歌曲是由AI谱写的前提下。

无独有偶,此次关于《机忆之地》获奖的各种讨论中,最普遍的观点便是“AI无法理解人类的情感,也就很难创作出能引起人类共鸣的作品”。但这个几乎是达成共识的论调,多少带着些窘迫的意味,仿佛是已经预见到了AI很快就要在各个方面超越人类,故而找到了一个最为安全的“指控”。

而实际上,就AI写作的发展本身而言,它并不需要真的去理解人类的情感,只需要模拟出有情感的表达就足够了——语言才是情感的载体。

又或许,这里面其实隐含了一个更关键的哲学命题,“AI创作的文学是否真的有意义?”也即,“AI创作的文学是否有被欣赏的价值?”

正如当观众得知,那些悦耳的巴赫风格的赞美诗是由EMI编写的那一刻,音符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便瞬间破灭,直抵心灵的共鸣之廊顷刻倒塌,究其本质,文学艺术终究是人类独创的产物,反映的是人类的情感体验,其服务于人类,创作主体也只能是人类,这是人类内心深处欣赏文艺作品的底线。在文学欣赏过程中,作者、文本、读者,三者缺一不可。

为了应对AI音乐的发展势头,今年6月份,美国流行音乐最权威的奖项格莱美的主办方宣布更新了一系列评选规则,明确指出,“只有人类创作者才有资格被提名或赢得格莱美奖”——和围棋领域不同,在文学艺术领域,尽管人类依然可能会一败涂地,但人类始终是自己的裁判官。

太科幻,清华教授用AI写科幻小说获科幻奖

2023年格莱美获奖得主‍‍

所以,对于读者而言,无论AI写作发展到何种高度,也终究不过是惟妙惟肖的模仿,是那只永远不会被承认的“打字机前的猴子”。出于种群自我认同的防御机制,人类将始终守护着内心的净土,作为情感载体的文学永不消亡。

AI所代表的技术理性,无法取代人类对于美好浪漫的向往和想象。

至于说,倘若有一天,AI演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生命,也拥有了和人类相近的情感……很显然,这已然属于更高维度的命题了。届时,人类想必已经对“文学”和“技术”的边界,有了全新的认知。

太科幻,清华教授用AI写科幻小说获科幻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