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管理会计概述
环境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下比较年轻的一个分支, 即将环境保护与管理会计相结合, 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 通过对财务及非财务的环境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信息, 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20世纪70年代初, 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的发表, 使得环境管理会计登上了历史舞台[1]。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 各国学者基于原有的管理会计技术, 衍生出不同的环境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 借鉴管理会计的相关技术方法, 从而进行环境信息的管理, 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三者整体最大化[2]。
相比于西方国家, 我国的环境管理会计起步较晚, 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会计准则[3]。
为了探究环境管理会计在中国是否拥有发育和成长的土壤, 本文通过PEST分析法对我国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环境进行探究。
二、我国环境管理会计的PEST分析
(一) P: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1. 政治环境分析
我国政府对环境问题十分重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其政策地位也不断提升, 从方针政策层面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基本国策层面。
1973年8月, 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提出了32字环保工作方针;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1992年,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十大对策》, 把实施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4];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放在突出地位;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 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2. 法律环境分析
1979年, 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并于1989年正式实施, 为开展环境治理奠定了法治基础。
2018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施行, 标志着中国有了首个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税种。借助法律的规范性、强制性和普遍性, 为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法制环境。
由此可见, 我国政府从基本国策、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国家政策层面对环境保护提出目标与要求, 高度重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绿色生活环境, 并且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二) E:经济环境分析
自2010年至2017年底, 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由413030.3亿元增长到了827121.7亿元, 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稳步上升。但是,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建立在惨痛的环境污染的代价之上的。
以我国目前的水污染现状为例, 据环境保护部门对我国118个城市地下水监测资料的评价, 污染较重的城市有76个, 占64%, 污染较轻的城市39个, 占33%, 全国1/3水体不适宜鱼类生存, 1/4水体不适宜灌溉, 40%的水源不能饮用[5]。不仅如此, 我国还存在严重的固体废物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 复杂的污染现状迫切需要缓解和治理。
其次,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无论是供给侧改革提出的经济质量要求, 还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寻求长远、可持续发展, 都要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先发展后治理带来的额外的费用支出。
以环境牺牲换来的经济增长是短暂的、昂贵的, 只有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共赢, 才能使经济获得长远的繁荣。
(三) S:社会环境分析
随着我国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居民素质不断提高, 低碳环保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并不断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观念、出行方式等生活方式。根据阿里指数排行, 近年来, 环保装饰、环保袋等成为热搜词, 阿里指数统计的成交量节节攀升, 以及共享单车在城市里畅行, 真真切切地展示出国民正在逐渐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四有公民。
公民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将为环境管理会计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舆论环境支持。
(四) T:技术环境分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普及, 将在促进信息共享、进行实时监督、精准度量污染物和提高会计核算效率等方面为环境管理会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7]。
三、结论及建议
(一) 结论
1.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需要环境管理会计
从我国的政治、经济现状来看, 环境管理会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从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来看, 我国具有实施环境管理会计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支持。
引入环境管理会计的企业, 不仅可以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比传统管理会计更有价值的信息, 而且可以降低产品的环境成本, 降低环境贸易壁垒, 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 我国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存在较大不足
我国环境管理会计研究起步较晚, 多是概念、作用类的文章, 研究不够深入具体, 可操作性较差, 与国外相比存在着一定差异。由于缺乏系统的环境管理会计理论和科学有效的方法作指导, 我国的环境管理会计还未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二) 建议
1. 政府推动环境管理会计制度和体系建设
政府部门要尽快完善环境会计准则, 建立环境管理会计制度, 加强系统的和可操作性强的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方法指导的建设, 使企业环境管理会计实务操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2. 企业积极引入环境管理会计以减少环境成本
为了减少环境治理成本, 企业应该积极引入环境管理会计, 在会计要素中添加涉及环境的内容, 并在财务报表及附注中予以披露。
同时, 设计一套相对完整的环境业绩考核指标对企业进行考核, 以防止企业为获取利益而发生的短期行为,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共赢, 推动企业和社会共同良性发展。
3. 政府、企业和社会相互监督, 将环境政策落到实处
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仅仅依靠个别方面的努力是很难推进的, 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遗弃行动起来, 相互监督, 互相促进, 推动环境管理会计尽快发挥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元林, 杨锡春.管理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6.
[2]汤玥.环境管理会计研究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4 (2) :58-62.
[3]张巍巍, 姜名.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环境会计的现状及发展[J].品牌研究2015 (22) :127-128.
[4]周生贤.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探索[J].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4 (05) :4-49.
[5]丹李双林, 税光俊.中国环境污染状况分析及治理对策探析[J], 大东方2017 (5) :69.
[6]刘来红等.2016年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状况分析[J].中国环保产业2017 (6) :8-13.
[7]王佳伟.大数据时代环境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科技经济导刊2018 (8) :185-186.